第24章 离岸公司(1 / 2)

任权倒没想到,蒋博会这么着急,不过既然已经把独立门户的大前提定下来了,那么把其他接下来的各项安排都提上日程,也是情理之中。

“注册公司的事情好办,关键是股份分配,你有什么考虑?”

当下公司最值钱的资产,肯定就是李兵兵及其经纪合约,其次是任权,怎么着也算是个二线明星,每年的演艺收入也不少。

蒋博虽然最有才华,直接提了个分镜头脚本出来,但在三人中,也只能算是潜力比较大,收入目前还处在低水平。

要是按照现在赚钱的能力,以及对公司的贡献来分配股份的话,蒋博肯定处在劣势地位。

合情合理,但任权就怕蒋博不愿意,更担心的是,合作不能长久。

导演一旦发展起来,在娱乐圈可比演员值钱多了,不匹配的收入,只能让合作伙伴离心离德,分道扬镳只是早晚的事儿。

钱,永远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
李兵兵眼神也盯着蒋博,心情有点复杂,既害怕蒋博不提要求,又害怕蒋博提的要求太过分。

反观蒋博倒是比较轻松,捻了碟子里的两粒花生仁,往嘴里一扔,毫不在乎道:“公司是你们的,股份的事情,我就不参与了,股权分配的事情,我建议你们最好也不要搅和在一起。

分开注册,各管各的最好,以后万一有個变数,也不会相互影响。”

任权的意思,蒋博也明白,大家既然在一个锅里吃饭,最好还是先明后不争,不过蒋博是真不在乎。

经纪公司的股份没那么好拿,得做贡献才行,得帮着给明星艺人找资源,没戏拍的话,拿个屁的经纪分成。

还是那句话,想分钱的话,就得证明必须给你分钱的理由,就跟老美一样,美元真正的后盾不是所谓的黄金石油,而是海上漂着的那十几艘航母,以及别的国家造不出来的高端制造业。

蒋博压根就没想过吃这碗饭,就算是吃,也不会变成主业。

更何况,蒋博也不希望,把李兵兵和任权,继续搅和在一起。

牛头人这种事情,作为外人可能有点爽,但要变成当事人,头上顶着健康帽,就没那么多人容易接受了。

反正,最起码,蒋博接受不了。

换成曹丞相的话,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,不可让天下人负我。

聊到这里,李兵兵和任权,彻底搞不清楚蒋博的路数了。

拿个电影的分镜头脚本出来,都可以直接拍电影了,你说不要钱。

现在要组建公司了,谈到股份占比的问题,你说不参与。

不为了钱,你忙活半天,图啥?

李兵兵心里,比任权或许还要多一个疑问。

你要是不图钱,图人的话,也能说的过去。

但问题的关键是,最近这些日子,给了多少次机会了,硬是一点便宜都没占,哪里像是个图人身子的样子?

绕了一大圈,什么都没图,就跟着剧组拿了个角色,靠的还是自身的条件,完全没借自己的力,李兵兵可不就得懵逼。

这事儿搁谁谁都得懵逼!

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的人,不是没见过,不过那都是在书上,如今真遇上一个,还真不敢信。

“哎呀妈呀,大兄弟,你到底想要啥,就直说吧,但凡姐能给的,肯定没二话。”

心情激荡之下,李兵兵东北话都飙出来了。

被误解是常态,蒋博倒没有着急解释,而是十分淡定说了一句:“咱们就假设我是个骗子,你们不妨摸摸兜里,有没有我这骗子惦记的东西,要是没有的话大家都安心。”

“我图的是什么,一句两句也解释不清楚,咱们来日方长,慢慢处着,我不说你们也就明白过来了。”

娱乐圈是个名利场,也就占了俊男美女吸引眼球的便宜,但实际上所谓的影视剧行业,只是文化产业的一小部分。

在真正的资本大佬的眼里,都不能算个好的投资行业,风险和盈利,都特么的太不可控了,随机性太强了。

蒋博盯着的肯定不是这一亩三分地,混来混去实际上也没多大意思,更何况树大招风,有多少人塌房,有多少人踩缝纫机,太不值得了。

“有个事情,得麻烦权哥帮着办一下,找个靠谱的关系,在开曼和 BVI帮着各注册两家公司作为母公司,同时在香港注册全资子公司。

所需要的费用也帮着先垫付一下,等我片酬结了一块转给你。”

BVI就是英属维尔京群岛,跟开曼群岛一样,都是离岸金融中心。

08年的时候,国内在海外注册公司,还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,蒋博着任权帮着运作,也是想省点事儿,同时展示一下实力。

不仅仅只是能拿个剧本那么简单。

接下来要谈的事情,跟李兵兵就没啥关系了,听也听不懂,也就任权,从毕业就开始做生意,搞投资,一直在不断学习,差不多能跟上。

“现在就注册海外公司,是不是有点早?”任权倒不反对在离岸金融中心注册公司,早晚都得走这一步,不过看不太懂,蒋博这么早,一开始就从海外着手运作的目的。

技术上的事情,蒋博还是

最新小说: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初婚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咸鱼主母爱吃瓜 明媚可期 我在古代打辅助 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肉骨樊笼 明末:一分钟一两银,全球推土机 我才几个词,歌土能怪我?